您现在的位置:千万工程
景点联动 更多>>>
新新西湖十景之“六和江月”
新新西湖十景之“灵隐景区”
衣食住行 更多>>>
·城市拼车:该不该让陌生人上车?
·浙江停止审批向太湖排放含氮磷项目
·最近天气不会太热 豪雨压倒“秋老虎”
·浙江迎来食品涨价潮 物价未现回落拐点
·互派"间谍":杭州饭店业上演"无间道"
·杭州悄悄谋划“绿色交通体系”破拥堵
·浙担保业细嚼慢咽风险饭 典型模式风行
特别报道 更多>>>
·民生药业
·会稽山黄酒
·娃哈哈集团
·青春宝集团
·杭州天目山药业
·浙江华日实业投资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
千万工程
萧山: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广网    2007-09-04
    萧山区位于钱塘江南岸,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人口115万。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5亿元,工业总产值1028元,财政总收入3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36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61.2平方米。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主要抓了“四个一”:

    一、围绕一个规划,着眼于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区已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经济强县(区)的跨越,并正在向都市型发展的战略转型。面对萧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如何将发展优势体现在农村,如何将城市文明辐射于农村,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因此,我们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区城乡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修编。至2002年底,先后完成了城区分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新区控制性详规、钱江世纪城控制性规划、江东工业城总体规划以及工业城首期启动区块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其中,城市规划区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规模为141平方公里。同步完成了城市防洪、交能、绿化、河道、燃气等规划的编制;完成了镇(街道)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对全区765个行政村进行了新一轮村庄规划修编。确立了一个主城区、三个副城区(瓜沥、义蓬、临浦)、11个重点镇的多组团城区格局。全区性的给排水、供电、通讯、标准江塘、标准农田建设等,也都进行了统筹规划,从而基本形成了我区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框架。

    根据规划,我们加大力度,狠抓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近5年来,全区用于基本建设的投入达105亿元。建成区面积从15.5平方公里扩大到39平方公里。新建、改建公路129公里,使交通道路总里程达到695公里,公路网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1.9公里,全区总体交通网络框架基本形成。城乡供水、污水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总投资6800余万元,供水范围80余平方公里的“西水东调”工程投入运行,全区日供水能力已达55万吨,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7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40万吨。投入10多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新增变电容量151万千伏安,基本完成城乡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通信、信息化得到有效推进,全区城乡交换机总容量55.8万门,电话普及率已达每百人74.1部,宽带网已基本覆盖城区和主要集镇,有线电视在全区得到普及。完成了152公里标准江塘和43万亩标准农田建设。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取得较大突破,新增公共绿地133.4万平方米,累计达到226.4万平方米。通过几年来的大投入、大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夯实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

    二、抓好一批典型,注重于高标准推进新农村建设

    “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村村象城镇,镇镇象农村”,这是多年前萧山农村的真实写照。富裕起来的农民,将大把钱花在建房上,虽然农民建房面积越来越大,楼层越来越高,式样越来越新,单体民房不乏漂亮新颖,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从总体上,却显得杂乱无章。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方面抓规划,投入1000多万元编制了新一轮的村庄规划。另一方面抓实施,坚持典型引路,由点到面,逐步推进。我们确定了33个小康型建设试点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像党山镇梅林村、3个机场征迁安置点、宁围镇宁安村等33个村已初露新农村的风彩。如党山镇梅林村,从1998年下半年起冻结村民建房,按照“建一流工业厂区、一流居住新区和一流农业园区”的总体规划,投资2000余万元用于村庄改造,一个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新农村已经建成。该村的村庄改造:一是疏河填塘,平整竹园,明渠改暗渠,平整了全村土地,增加有效耕地60亩;二是按照“田成方,路成网,树成行”的标准,建成110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三是建成了占地105亩的爱迪尔新厂区,形成了总面积200亩的工业小区;四是建成了首期新农村住宅,村集体统一建造了100幢联立式住宅,按一户一宅的原则,按成本价出售给本村农民;五是完成了一批公益设施建设,主要有长1800米、宽30米绿化配套的中心道路,宽30米、跨径33米的梅林大桥,面积1万平方米的商贸中心及中心公园、小型广场,还有村委大楼、村内加油站、村完小等。又如闻堰镇,按照“都市新镇”的理念,编制了城镇新一轮总体规划,分四大区块,即沿江开发建设成为江景住宅区、集镇中心区块开发建设成为商贸服务区、湘湖片开发建设成旅游休闲区、南北建成二个都市型工业区,形成与杭州大都市相匹配的富有集聚、创新功能的新城镇体系。该镇一期开发的三江花园,不仅增加财政收入3000万元,同时还使零乱的集镇得到有效的改造,实现了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优化了集镇面貌,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政府、企业、群众都是得益者。

    在一批典型的带动下,目前我区的新农村建设正按照“五统一”的原则实施,即规划统一,建房面积统一,建房高度统一,式样立面统一,外墙面砖统一,努力使新落成的村庄成为花园式、生态型的农村新社区。

    三、突出一个重点,致力于全面改善农村环境

    改善农村环境是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一看卫生二看路,三看街景四看绿”的要求出发,突出重点抓了农村环境整治。

    一是抓农村宅基地整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方面,原有老村庄的杂乱和无序显得更为突出,另一方面,新农村的建设又受到用地指标的制约。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区下大力气实施了农村宅基地整理,通过拆旧建新、专项整治、村庄整理,盘活存量宅基地,来推进新农村建设。从1999年开始,我们建立了农村宅基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把拆旧建新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目标,明确镇、街道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区级部门配合抓,区纪委还对党员干部作出纪律规定,区人大、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视督查,大张旗鼓拆旧房、拆违建,至今已拆除旧房386.6万平方米,解决了近2万户农民建房用地。在拆旧的同时,我们及时调整完善了村庄规划,按一户一宅严格审核报批,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农居点。至今全区已有104个行政村开展了村庄整理,建成联户住宅1300多幢,入住农户2700户,拆旧翻建9865户,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二是抓农村环境整治。自2001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双整治”和争创“洁美家园”、创建“千里文明大通道”活动和清洁萧山大行动。围绕一年有起色、两年大变样、三年换新貌的目标,合力实施“三拆四清两取缔”工程,即拆除违章违法建筑和露天粪坑、棚厕;清除乱堆乱放杂物、暴露垃圾和不良文化及其它有碍观瞻现象;取缔沿路摊贩和非法市场。与此同时,我们还以绿化、美化、亮化为重点,建造必要的环卫基础设施,绿化边角杂地,实施借地种绿和政策引导种植花草树木,刷新部分房屋立面,规范广告设置,安装必要的交通指示路牌、路灯,洁美农村家园,美化公路沿线风景等。经过近二年的努力,全区清除各类暴露垃圾4200吨,拆除露天粪坑和棚厕4285只,拆除道路两旁各类违章违法建筑2400处4.52万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转站119个,垃圾收集箱1500多只,新建公厕425座,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得到了有效整治。

    三是抓特色村创建活动。为了巩固整治成果,提升整治水平,我们又因势利导加强农村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抓了卫生村、文化村和文明村创建活动。仅2002年,全区用于卫生村、文化村建设投入就达近亿元,至今全区已有300个区级卫生村、100个文化特色村。我们计划到2005年,全区60%的行政村成为区级文化村,70%成为卫生村。去年我区荣获了全国改水、改厕工作先进县(区)称号。同时,我们开展了以“文化教育好、环境面貌好、社会风气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百村”创建活动。到目前全区743个行政村中,已有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1个,省级文明村2个,杭州市级文明村37个,萧山区级文明村348个。

    四、抓住一个根本,依托于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投资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顺利推进这项工作,除了要有好的规划、好的措施、好的办法外,还需要资金作为保障。为此,我们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把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两大动力源。我们以“工学江阴”、“工业冲千亿”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不断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近五年,全区乡镇工业技改投入超过250亿元,建设镇级工业园区26个,2002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893亿元,年均递增27.7%。我们加快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蔬菜、花木、畜牧、水产和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效益农业格局,农业产值保持年12.4%的递增速度,农民人均收入保持了年9.3%的递增速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区新农村建设有了雄厚的财力基础,保证了一系列规划、建设的顺利实施。今后,我们仍将把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以发展经济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尽管我们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清醒地看到,我区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开了个头,起了个步,今后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我们认识到,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需要,是加快我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的需要,也是加快提高我区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突破,合力推进。

    一是组建机构。建立区城乡一体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订方案,拟定政策,下半年全面推进。

    二是分类实施。按照我区今后发展要实现由“强县(市)战略”向“都市型战略”转变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修编城乡一体化规划。初步设想,分三个层次:一是杭州市绕城公路以内240平方公里和临浦、瓜沥、义蓬3个副城区的城中村、镇中村以及江东、临江工业区的拆迁农户,全部建多层公寓;二是其他一般镇村提倡建多层公寓,同时允许两户联建,联建的必须统一规划,做到面积、式样、层高、结构、外观五统一;三是经济欠发达的边远村,以旧村改造、环境整治为主,新建户和拆迁户进行集中安置建房。规划建设以镇、街道为主体,打破原行政村界限,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三是措施配套。保障农民利益、转变农民观念,是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我们将以“三改一化”(即村民改居民,村庄改社区,农民改股民,推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积极抓好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包括抓好村集体资产改制,把资产量化成股份,按股份制模式管理集体资产,使农民安心搬迁,消除村界观念;抓好农民社会保障,落实征地失地农民的安置、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抓好户籍制度改革,使“农转非”村民享受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来源:浙江农网    责编:张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