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宁波1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欣莹 通讯员吴海霞 杜元波)今年12月18日,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纪念日。公元1047年,27岁的王安石,成为鄞县县令。他的发展理念、精神坐标、县政治理思想,也在鄞地留下绵延千年的回响。

当下的宁波鄞州,打造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的号角正在吹响,相关工作不断推进。说到鄞州宋韵,王安石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在相关智库报告中提到,解码宋韵文化的宁波基因,其中有家国担当之韵,王安石治鄞三年,兴修水利、救济灾民、创办学校,开启了变法先声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兴学求知之韵,更是因为王安石创立县学,才有了宋代宁波书院林立的书香时代。

王安石与鄞县的不解之缘,可以说是王安石成就了鄞县,鄞县也成就了王安石。

在漫长的时光里,鄞州建起了经纶阁、实圣庙、灵佑庙、忠应庙、遗爱庙、崇法寺、广利寺、王安石公园等纪念性场所,还将与他有关的地方改名为安石乡、王公塘、穿山碶等。东钱湖下水的忠应庙,也就是王安石纪念馆,照片、绘画、实物等展品,介绍王安石生平及治鄞政绩。2021年12月3日,鄞州区纪念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系列活动在此启动,同时举行了《王安石诞辰一千周年》个性化邮票首发式。

多年来,鄞州十分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弘扬,近年来,该区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王安石与鄞县》一书,为关注王安石与鄞州关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简明的文本,也为专家学者研究相关课题提供了一个指示牌;策划和组织出版了“王安石县政治理研究丛书”共三本,分别是《王安石鄞县图鉴》《王安石为官之道》《王安石鄞县足迹》,由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担任丛书主编。而在鄞州区启动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打造之际,还邀请包伟民作鄞州论坛专题讲座。

此外,鄞州区还拍摄了六集大型人文纪录片《王安石》,推出王安石形象制作的新时代鄞州“四先”精神表情包,鄞州美术团队创作的油画《王安石变法》,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永久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千年来,发展、为民、改革、务实等县政治理的核心理念,薪火相传,在鄞州有了清澈回响与辉煌成果。如今的鄞州,作为宁波都市核心区,GDP名列浙江第二,综合实力连续6年名列全国百强区第四。同时,鄞州先后成为浙江省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国首个县域全域治理指数在鄞州发布,鄞州跻身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区前10。

鄞州的县政治理,也可以从基层治理说起。不久前,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春天里的人们》,说的就是来自鄞州基层的先进典型的故事。全国道德模范、“小巷总理”俞复玲拎着饭盒、走街串巷,创出“365社区工作法”,把老旧社区治理成全国文明社区。

如今,鄞州已把“365社区工作法”蕴含的服务理念、治理方法融入各个领域,坚持群众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再难也要解决,创出了“掌上治村”、1464项高频证照事项“刷脸办”“扫码办”、基层公权力“三清单”等一系列新解法。

今年,随着“精特亮”工程、“艺术振兴村社”、宋韵文化传世工程等重点工作的推进,串珠成链打造贯穿全域350公里的10条精品线路植入近郊农业、高线公园、百亩花海、千里云道等新场景,做到脚步所至、目光所及皆是风景。

城杨网红村、童夏家哲学小村、东吴镇天童老街的音乐乡村教室、东钱湖镇的官驿·理想村宋式美学等正在涌现,一幅具有“江南韵、乡愁味、国际范、时尚风、活力劲、共同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将呼之欲出。

编辑:张雯雯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208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