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温州4月13日消息 “山水、民宿和音乐都很有韵味!这里真的太有趣了!”春日时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村“九黄线”旁的一处古风民宿热闹了起来,不少游客在这里饮茶、用餐。庭院中,该民宿总经理、返乡创业青年肖文秘正通过深情弹唱,让往来游客在轻柔的音乐中静享乡村慢生活。
“希望能让游客看见不一样的水云村。”肖文秘告诉记者,家乡变得更美更有生气,是他选择返乡发展的主要原因。
依山傍水的水云村特色民宿(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游客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小山村20年来最直观的变化,让水云村党总支书记陈永忠很是感慨。“以前虽然背靠丰富山水名胜资源,但路难走,项目难以开发,大巴车进不来,能有100多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就已经是‘天花板’了,很难突破。”
2004年至2018年,村里的主要干道——九黄线,先后经过道路硬化、白改黑等改造,由一条狭窄难走的石子路蜕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路,道路宽度由4米拓宽至11米。2024年,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832万元。
水云村的主干道——九黄线(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除了民宿餐饮,肖文秘所在的这家门店还将麦饼咖啡、音乐酒吧等业态融入其中,并在九黄线沿线开设了相应的铺面。“青山绿水相伴,白天永嘉麦饼配咖啡,晚上听着音乐喝着酒,这样的悠闲自得,怎能让人不爱?”肖文秘说。
与肖文秘有着一样想法的,还有返乡创业青年林乐琼。去年5月,她在村里开起了一家茶馆,主营新中式茶点与茶饮。“在家门口找到了‘诗和远方’!”林乐琼说。
返乡创业青年林乐琼经营的新中式茶馆(央广网记者 项楠 摄)
“以前过来村里玩的,主要是温州市区本地游客,现在杭州、上海、江苏,甚至有东北的游客慕名而来。”林乐琼告诉记者,水云村能吸引到天南海北的游客,既要归功于乡村道路的改善与杭温高铁的开通让出行变得更便利,也得益于新颖丰富的文旅业态让乡村变得更加鲜活。
“在家门口上班方便一点。”茶馆中,水云村村民陈秀秧一边擦拭着店内的餐桌,一边高兴地说。由于要照顾家中老人,此前她长期赋闲在家,去年5月随着茶馆的开业,她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一个月有好几千呢!挺好的!”
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村航拍(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全长约10公里的九黄线沿线目前共经营着33家民宿与18家村咖和新中式茶馆,这些文旅业态不仅为大若岩镇带来了超1800万元的经济收入,也为156名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还在九黄线沿线开设了一个共富市集,方便当地农户的农产品统一规范销售,帮助他们增收致富。”永嘉县大若岩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谢龙说,“可以说这已经是我们镇的一条旅游致富黄金线了。”
监制:陶玉德
统筹:李晓晓
记者:项楠
鸣谢:永嘉县委宣传部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