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舟山5月18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海洋卫星以其高、快、宽、全的优势,成为不可替代的有效掌握海洋环境信息的高技术手段,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月17日,在首届海洋环境感知技术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从海洋卫星规划、组网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作了题为《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发展及应用》的报告。

现场,院士专家围绕海洋环境感知技术,展示了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分享了对海洋环境感知技术领域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

“海洋环境感知技术创新发展,事关国家海洋重大需求,关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陈连增表示,与会专家学者交流研讨,旨在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环境感知技术水平和工程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首届海洋环境感知技术大会(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浙江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作为海洋经济大省,二十年前,浙江就已把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写入“八八战略”: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今年1月份,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揭牌,提出要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组织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全省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科技创新,持续实施海洋经济倍增行动计划。这对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大部署,意义十分重大,向外传递了浙江推进海洋事业发展的雄心、建设海洋强省的决心、实现海洋经济倍增的信心。”当天,是东海实验室成立两周年,东海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郭力泉接受采访时表示,实验室将聚焦海洋经济转型的急需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攻关,同时围绕海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主动融入海洋强省建设“833”行动计划,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为浙江省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东海实验室发布《东海实验室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现场,东海实验室发布《东海实验室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并介绍实验室海洋感知技术研究情况。

“实验室海洋遥感探测技术团队研发了全球首个考虑气溶胶垂向结构变化的陆源强吸收性气溶胶大气校正算法,有效解决了近海水色卫星资料处理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遥感领域影响力最高的顶级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实验室科研方面的重点是把重大专项实施好,围绕沿海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安全防范,以海洋环境感知为主攻方向开展技术攻关。”东海实验室党委委员、副主任何贤强说。

上个月,东海实验室海洋遥感探测技术研究团队科研人员丁小松博士等人刚刚完成为期三个星期的出海实验。“我们在浙江省沿岸水域进行海水碳通量走航观测,获取到了海-气二氧化碳分压的宝贵一手资料,期间我们还遇到了大雾强风强降雨的天气”。

东海实验室海洋遥感探测技术研究团队出海实验(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丁小松告诉记者,在强降雨情况下,很多仪器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手动记录观测资料,在保证仪器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收集到现场更多有价值的数据。据介绍,该观测主要针对浙江省台州湾、三门湾、乐清湾、温州湾、象山港及相应近海海域。

据了解,东海实验室成立两年来,以重大专项为总牵引,突出有组织科研攻关,承担国家和省级项目近30项,授权发明专利、计算机软著17项,发布国家标准2项,招引省级以上人才10名,在海洋智能感知装备领域初步形成了特色优势。

“作为浙江省高能级平台,东海实验室要按照既定目标,聚焦海洋环境感知方向,加快完善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开展有组织科研攻关、集聚一流人才团队,提升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质效,加快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施冬材说。

海洋环境感知技术大会搭建了海洋环境感知技术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地址永久落户舟山,意义不言而喻。

从“八八战略”到省海洋经济发展厅揭牌,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面向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要求和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兴海行动,科研生态环境开放、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编辑:李晓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