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 孙俊)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AI对医疗领域是机遇还是挑战?近日,央广网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做客央广网,分享“AI+医疗”上的实践与思考,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应用,破解医疗难题,为百姓带来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经验。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做客央广网(央广网发 王综鹤 摄)

新模式:改革破解基层人才问题

“我们调查以后发现,在浙江发达地区,乡村医疗机构中50%—60%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赤脚医生’,最大年龄达到85岁,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有60%—70%是‘赤脚医生’。”蔡秀军直言,基层医疗人才“招不来、留不住”是制约县域医疗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此,蔡秀军提出,可以探索基层人才“县聘乡村用”。“比如将100个编制全部纳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经过3年规范化培训后,以‘定期轮岗’方式派驻乡村卫生院。户口留在县城,白天在乡村工作,晚上回县城生活。在交通便利的今天,这既能保障医务人员生活质量,又能让优质资源下沉。”

蔡秀军的建议已经在浙江的某地试点。“一旦试点成功,对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经验有望全国推广。”

新方法:互联网+医疗优化就医生态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从“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到“指尖上的医院”,蔡秀军带领团队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

浙大邵逸夫医院自助服务区(央广网发 邵轩 摄)

“作为一个医院管理者,我很清楚,我们的病人每天早上需要很早就来排队,这对病人很不方便。我当时就在想,能不能用手机来进行挂号。”蔡秀军说。

2014年,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一部智能手机打通所有就医环节。移动挂号、智能导诊、智能分诊、智能候诊、报告查询、智慧药师、在线支付……医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院内就医流程从4.5小时缩短至1.7小时。

此后,浙大邵逸夫医院又率先在国内首家试点医保移动支付,把医保缴费窗口“搬进手机”。“当时做这项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团队做了很多努力,保证医保卡不会被盗用。”蔡秀军说,“如果说将来普及率达到100%以后,我们医院将来两个部门就要消失掉了,一个收费处一个挂号室。”

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探索,浙大邵逸夫医院有效优化就医流程,缩短就医时间,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新技术:AI与5G重塑医疗边界

随着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迅速崛起,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渗透进医疗领域。

“5年以前,我就把人工智能用于肝脏肿块的诊断,病人在CT床上检查后,3分钟就会得到报告,报告的准确率达到94%—95%,相当于13年经验医生的诊断水平。”在蔡秀军看来,AI技术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近期浙大邵逸夫医院将DeepSeeK用于健康体检项目,能帮助快速分析历年体检数据,精准识别异常指标的变化趋势。

对于AI是否会取代医生的争议,蔡秀军给出了明确答案:“医生永远不会被完全取代,但部分科室的工作量可能会逐渐减少,特别是一些内科科室。”他认为,AI更像是医生的“超级助手”,可以帮助提高诊疗效率和准确度。

“现在的医生必须不断学习提高知识储备,因为有些患者会先通过DeepSeeK了解病情,再来就医咨询。如果医生答不上来,这确实会很尴尬。”蔡秀军说,“对待新事物,你必须去拥抱它、接受它。只有去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才是创新的过程。”

积极拥抱新技术,浙大邵逸夫医院利用国产手术机器人,开展肝胆胰腺外科、泌尿外科等远程手术,让老百姓享受到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健康福利。

蔡秀军团队完成中国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胆囊切除术(央广网发 邵轩 摄)

蔡秀军说,团队成功完成中国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胆囊切除术,医生身在杭州为新疆阿拉尔患者切除了胆囊。“一方面,说明我们国产机器人的性能,不亚于甚至优于进口达芬奇机器人,另一方面机器人可以延长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此外,远程外科成为可能,将会带来医疗领域重大革命,让老百姓可以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随着人工智能、5G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只要能够方便患者和医务人员,任何技术都可以成为医疗行业的风口。”蔡秀军说。

“我提出了‘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医院’这个目标。”蔡秀军表示,“技术+创新+人文”是中国式现代化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医疗将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人性化、更智慧化方向发展,他将继续助推医疗行业创新发展,为实现全民健康贡献力量。

编辑:尚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