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莲花纹盘、彩绘长沙窑执壶、清晚期诗文壶……5月11日,“海丝茶瓷梦”当代越窑作品展在宁波“星星甬共”开展,近百件唐宋茶瓷器具与当代越窑作品汇聚一堂,吸引了众多瓷器爱好者前来参观。

活动现场(项子航供图)

活动现场,长兴大唐贡茶院带来《大唐宫廷茶艺》表演,身着唐装的茶艺师以越窑青瓷瓯盏为器,紫笋茶汤为媒,再现“晴窗细乳戏分茶”的盛唐风雅。茶香氤氲间,秘色瓷的流光与釉下彩的斑斓交相辉映,令观众恍若穿越千年。

作为中华陶瓷文明的摇篮,越窑青瓷承载着东方造物“以器载道”的母性光辉。开幕式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嵇锡贵以“母亲瓷”为引,给观众介绍了中国作为世界“饮茶之源”“瓷之源”的文化传承与亲情纽带。

上林湖、云湖窑、郭童岙窑……在唐宋时期,这些凝聚了“母亲瓷”基因的茶器,经明州港扬帆远航,走向世界。在唐宋陶瓷版图上,长沙窑以其独创的釉下彩绘技艺,与宁波全域窑场交相辉映,沿着这条蓝色丝路将东方茶道、哲学与审美播撒至世界。

活动现场,云湖窑非遗传承基地与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高校达成产教融合基地、国际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等建设意向。同时,国家级大师嵇锡贵、考古学家林士民等领衔的“云湖窑大师智库”正式成立。

在主题文化交流环节,大师们与专家学者共话“茶与瓷”的历史与当下,共研瓷器审美之雅、茶道艺术之精:越窑瓷,如月华初绽,长沙窑釉下丹青,似星河倾泻,一器一盏间,茶道禅思、市井烟火皆入瓷骨,铸就独特的东方美学。(项子航)

编辑:俞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