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宁波象山县中医医院医疗健康集团党委副书记、主任中医师黄颂敏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为什么能成为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中的一员?
黄颂敏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杨晓供图)
从医28载 一枚银针为一方百姓解病痛
在象山,只要提起浙江省基层名中医黄颂敏,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黄颂敏擅长通过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他针灸最大的特点是进针快、取穴精、取穴少。辨证选穴、针刺入穴、提插捻转……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在象山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出诊时,他一个上午要接诊100多位患者,一天要用掉2000多根针。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职场初体验是从坐“冷板凳”开始的。
1996年,黄颂敏从浙江中医学院(今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来到象山县中医医院工作。当他准备在职场大展拳脚时,却被现实泼了盆冷水:针灸推拿科在当时属于冷门科室,有时候一天下来只有四五个患者。在转行和坚守之间,黄颂敏一度陷入纠结。要知道,刚毕业的那几年,针灸推拿专业班的28名同学中有20余人选择了转行换岗。
1998年夏天,黄颂敏接诊到一个持续发烧、周身发软半月有余的患者。这名患者在上海、宁波各大医院诊治都没有找到病根。黄颂敏把脉问诊后,确认是暑湿症,便采用针灸刺血疗法,仅用两天就手到病除。“看到患者的痛苦减轻,认可我这个‘小医生’,我一下子有了信心。而患者的信任,又激励着我继续提高自己的医技。那一刻,我决定好好干下去。”即便时隔20多年,黄颂敏还记得患者脸上的笑容。
凭借着对专业的执着热爱,黄颂敏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师从多位著名针灸大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中,逐渐形成了“浅刺多针法治疗顽固性面瘫”“正脊法治疗脊源性疾病”“活血化瘀针法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独创的特色针灸疗法。
黄颂敏信奉“中医是经验的学问,更是时间的艺术”。在门诊中,碰到自己不懂的疑难杂症,他会推荐患者到更好的医院治疗,回来后他再回访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日积月累之下,他在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炎、面瘫等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不断得到精进。
手机里留存着近万名患者的号码 时时刻刻把病人装在心里
作为农家子弟,黄颂敏太了解患者特别是农村患者看病的不易。象山县中医医院医健集团总院的上班时间是8点,黄颂敏所在的针灸推拿科7点不到就开始接诊,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我每天上班提早一小时,一年下来就能多为上千名患者减轻痛苦。”该院组建医共体后,黄颂敏坚持每周到乡镇分院坐诊,年义诊数十次,深入社区、乡村,普惠群众达千余人。
黄颂敏在门诊中(杨晓供图)
工作以来,黄颂敏的手机里留存了近万名患者的手机号码。“给患者看病,是我当医生的职责。像颈椎小关节紊乱、腰椎小关节紊乱很多都是急性发作的,我了解这个病症,确实疼痛。我给患者留了联系方式,让他们有需要随时都能找到我。”他给出去的联系方式,有一天真的变成了救命号码。黄颂敏曾在大年初一晚接到过一个紧急求助电话,他毅然放弃与一家老小团聚的机会,在夜色中开车1个多小时赶到医院投入救治。
尽管名气越来越大,来求医问诊的人越来越多,但黄颂敏为患者排忧解难的初心始终未变。
如今,由黄颂敏牵头挂牌成立的宁波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宁波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浙江省基层名中医工作室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24年,黄颂敏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黄颂敏深知传承对于中医发展的重要性,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独特治疗技法传授给年轻一代中医师。近三年间,他培养业务骨干5名,传承者12名,接收进修生20余名,为中医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荣誉不是我个人的功勋章,而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和认可。只要还能拿针,我永远是人民的‘小医生’。”黄颂敏低调而谦逊地表示,他唯有更加努力,才能不辜负患者的期望。(杨晓)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