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舟山10月3日消息(记者 尚天宇)“坚定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基本路径,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4年舟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围绕产业链谋划创新链,围绕创新链拓展产业链,高水平建设东海实验室。
科研平台型水下机器人、便携式岸基控制终端……在东海实验室,上新的“黑科技”让记者眼花缭乱,相比于一年前,东海实验室的质和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东海实验室上新的“黑科技”(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我们在陆地上的4G信号、5G信号已经覆盖得很好了,在近海区域,可以通过陆地的基站去放大功率,去覆盖一定的近海范围,但是对于远海来说,传统的通信体制还没有办法实现全球覆盖的通信,所以未来还是要借助低轨卫星来解决。”现场,东海实验室青年科研人员李娜雨博士向记者介绍,借助卫星通信,搭建空天地立体感知网,能够在覆盖范围和定位精度上提升一个量级,未来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场景。
远海通信是李娜雨的研究内容之一,据了解,李娜雨是东海实验室招收的第一位博士后,同时也是第一位全职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是高能效多波束相控阵芯片与系统设计技术,用于构建高频谱效率、高能量效率的智慧天线,打造通信感知网络。
李娜雨正在讲解阵列(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在东海实验室,像李娜雨一样投身海洋强国科技攻关的还有很多。目前,东海实验室围绕海洋环境感知主攻方向,招引从“器件-装备-系统”到底层数据算法的全职(全时)科研技术人员81人,吸纳科研双聘人员104人,布局组建了海洋机器人、光学感知装备、水下声感知装备等12个研究团队,打造了一支以“全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科研队伍。
东海实验室研发的芯片和阵列(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通过与共建单位开展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我们将结合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的要求,发挥‘领头羊’作用,在浙江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在舟山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建设中,体现东海实验室担当作为。”东海实验室党委委员、主任助理宋春毅接受采访时说。
截至目前,东海实验室已承担或实施国家、省级重大(重点)项目16项,包括微纳电子技术重点专项、“大型水下无人航行器”重点专项等国家级项目。
“我们将加快构建高质量、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争取早日建成‘千人大院’,充分地发挥舟山毗邻东海在海洋资源方面具有的禀赋优势。”宋春毅说。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