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嘉兴6月28日消息 悠悠运河水,绵绵故乡情。6月25日,以“传承运河文脉 建设文博强省”为主题的第三届浙江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宣传周主场城市(嘉兴桐乡)活动在桐乡市石门镇举行。

开幕式上,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联盟成立,并发布了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倡议书。

一水连南北

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水系发达、河岔纵横、湖荡密布,京杭大运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孕育了桐乡悠久的发展历程、涵养了桐乡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了桐乡广阔的梦想前景。据了解,大运河桐乡段全长约44.32公里,占大运河浙江段的八分之一有余,是大运河浙江段流经县域最长的遗产河段之一。

2022年,桐乡正式启动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统筹编制完成《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市域段概念规划》,谋划制订大运河风貌管控导则,全力擦亮、打造“古镇IP”“数字IP”“田园大学IP”等,努力把大运河桐乡段打造成落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战略的县域样本。

大运河风光(央广网发 桐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表示,桐乡将进一步凝聚参与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合力,高质量建设桐乡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大运河桐乡段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广泛开展运河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展示大运河遗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努力写好千年运河畔的发展故事,打造桐乡大运河文旅金名片,树立城乡共同富裕新样板。

“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然九载,这个活着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悠悠岁月中承载着古今文化的传扬。大运河之于桐乡、之于嘉兴有着深远意义。

嘉兴是一座依运河而建,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齐力在会上表示,要进一步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拓展大运河文化精神中蕴藏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并使之成为彰显千年历史的文化印记、滋养美好生活的文化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精神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动力,为共同谱写新时代千年大运河的运河浙江新篇章作出嘉兴新贡献。

文脉贯古今

此次宣传周主场城市(嘉兴桐乡)活动包括了“大运河”主题王诗油画作品展、运河光影大运河沿线五地市和19个县(市、区)大运河主题摄影作品联展等活动;举行了“同一条运河——2023年中国大运河杭甬对话活动”,拍摄《运河人说》系列主题片;开展了文物保护专题培训,举办了非遗美食及非遗展演,第五届南浔古镇桨板公开赛以及夜市活动、水上婚礼等节目;举办了“寻迹绍兴——走进文化遗产”沉浸式采风体验活动等。

千年运河源远流长(央广网发 桐乡市委宣传部供图)

各地丰富多彩的活动集中呈现大运河浙江段奔涌千年的新面貌、新活力,生动展示千年运河的文化底蕴和沿线民众与运河的和谐共生。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在悠悠运河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接受了央广网记者采访,杨建武说:“它(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一个大动脉,也是承继千年历史的一个文脉,同时也是事关沿途百姓生机的经济命脉,要让大运河发挥好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为百姓造福。”

大运河遗产河道全长1100多公里,浙江段为327公里,具有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接下来,浙江将继续守护好大运河这一流淌千年的文化血脉,着力构建运河综合保护体系,努力使大运河这条千年水脉更加璀璨地流向未来,让大运河的水更清、岸更绿、天更蓝、景更美,让大运河继续“运”育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民。

策划:夏倩

记者:尚天宇

配音:康佳骏

校对:王春然

编辑:李晓晓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