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湖州10月28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 见习记者 杨正弘)10月27日下午,湖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发布《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及相关应用案例成果。
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该标准是由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团队牵头制定,用于定量核算某一特定地域内所含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并通过采用预评估、后评估和监测评估3种方式,以提高核算和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对其生态产品价值构成及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可实现评估地域范围更聚焦、价值变化更明晰、结果应用更加精准。标准聚焦以项目为主体,在参考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规范相关文件,综合特定地域单元与行政区域单元差异该的基础上,重点对适用范围、评估原则、评估流程、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方法、指标选取、生态产品价值变化评估、数据采集与评估质量控制以及评估成果汇总等9大方面做出了明确规范。
此次,湖州市与浙工大科研团队通力合作,着力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环境监测数据不标准、评估标准不统一、社会认可程度不高等“难度量”问题,在推动标准建设的同时,探索推动核算的成果应用和典型案例的打造,拓宽VEP核算结果市场化应用的认可度、广度、深度,是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建设的迫切需求,也是有效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现实要求。
解决“难度量”的问题后,“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问题也需逐个击破。湖州市紧密围绕经营开发、担保信贷、权益交易的市场化应用目标,着力打造“—区县一特色”VEP核算和应用体系,推动VEP在安吉土地出让、南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德清生态产业经营开发、长兴流域生态保护、南太湖新区工业生态化建设等方面试点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效。
为推动生态产品价值高质量、市场化实现,湖州市将持续拓展VEP应用场景和实现路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迭代升级和核算结果应用创新等相关工作的推进力度,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加强对典型应用案例的总结推广,培育社会公众及市场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工作的认可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