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湖州8月18日消息(记者 姜頔)8月18日下午,“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湖州市委新闻发布会举行。据悉,本场发布会主题为“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打造美丽中国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湖州市委书记陈浩,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申中华主持发布会。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湖州市委新闻发布会举行(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湖州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逐绿前行、因绿而兴、绿满金生、以绿惠民的特色发展之路,推动湖州大地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蝶变”:一是实现了经济发展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历史性蝶变,二是实现了生态文明从“先行地”到“示范地”的历史性蝶变,三是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总体小康”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蝶变。

湖州延绵千年富庶与繁华(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这20年,是湖州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的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422.5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3850亿元;这20年,是湖州改革创新活力特别强劲的20年,全市市场主体从7.65万户增长到50万户,上市企业从1家增长到56家;这20年,是湖州民生福祉改善特别显著的2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388元增加到71004元,收入倍差从2.25:1缩小到1.61:1。

20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湖州持续打开高质量发展的“八条通道”,持续推动了城市的系统蝶变:

生态美与生活美交相辉映(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持续打开全域美丽的“跃升通道”

20年来,湖州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实现了美丽浙江考核“十一连优”,“五水共治”九夺大禹鼎、并蝉联金鼎,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全国同类城市第1名,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8年上升,先后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区县全覆盖的地市、全球唯一的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今天的湖州,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生态美到生活美、从形态美到气质美,正在呈现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大美湖州。

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持续打开产业发展的“转型通道”

20年来,湖州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近年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以南太湖新区、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为龙头的“2+8”高能级平台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等8大新兴产业链,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002年的107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1325亿元、增长超12倍。今天的湖州,平台能级加速提升、产业层次加速提档、动能转换加速提效,产业的“含绿量”越来越足、“含金量”越来越高。

安吉两山银行生态资源数字管理平台(央广网发 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持续打开改革开放的“赋能通道”

20年来,湖州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特别是纵深推进“停不下来的改革”,绿色金融、农村“三块地”、工业碳效码、竹林碳汇等重大改革领跑全国。纵深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73.4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1629.6亿元、增长近22倍。纵深推进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369”交通圈,到2024年将实现30分钟到上海、60分钟到长三角各主要地市、90分钟到长三角所有地市。今天的湖州,动力十足、活力四射,正在迈向长三角的发展高地。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成功落户湖州(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持续打开创新驱动的“裂变通道”

20年来,湖州坚持创新强市不动摇,持续释放科技创新的澎湃动力。特别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莫干山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均被列为国家创新型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从2002年的10家增长到2022年的1615家,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成功落户,西塞科学谷顺利开园,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今天的湖州,积蓄的爆发力与日俱增,科技创新的裂变效应不断显现。

青创客返乡打造“深蓝计划”咖啡馆(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持续打开双向奔赴的“创业通道”

20年来,湖州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全力促进“两个健康”。特别是去年以来,坚持把企业家的呼声作为工作第一信号、把企业家的关切作为工作第一视角、把企业家的认可作为工作第一标准,专门设立“民营企业家节”,开设“湖商通”营商环境投诉专线,常态化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在民营企业家中定期评选“奋斗者”“贡献者”,全力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大力聚引优秀青年来湖州创新创业,连续15年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去年全市青年发展指数居全省第2位。今天的湖州,高端项目、高端人才、高端要素纷至沓来,已经成为一方创新创业热土。

荻溪流殇,鱼桑诗路(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持续打开优秀文化的“复兴通道”

20年来,湖州依托5000年文明史、近2300年建置史的深厚人文底蕴,以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牵引,加快打造文化强市。特别是传承弘扬悠久历史文脉,形成了太湖溇港、桑基鱼塘、大运河、中国传统蚕桑丝织技艺和制茶技艺等5张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国率先、全省首个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市县全覆盖的地市。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去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290亿元,德清、长兴、安吉三县连续5年列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10位。今天的湖州,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正在不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驱力。

吴兴区织里镇社会治理中心“平安大姐”正在处理工作(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持续打开共建共享的“富民通道”

20年来,湖州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特别是每年把新增财力的2/3用于改善民生,去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2.2岁、比2002年提高6.5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6%提高到67.9%,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全省前3位。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28.1%提高到2022年的66.4%,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成为全国第2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体推进平安湖州、法治湖州建设,已连续1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市”。今天的湖州,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再现了“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美好意境。

湖州市看见办与市民观察团考察调研(央广网记者 姜頔 摄)

持续打开奋斗有我的“争先通道”

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组织创强、队伍创优、全域提升、全面过硬,营造了勤廉并重干事业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去年以来,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扎实推进区县比贡献、部门比服务、镇街比实绩、企业比发展、干部比担当、群众比风尚、村社比共富,推动全市上下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短补短、知新创新,争当最中国的党员干部、最中国的企业家、最中国的人民群众。今天的湖州,人人都在闻风而动、时时都在赛马比拼、处处都在发生变化,“实干争先、奋斗有我”已经成为湖州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标识。

“两山”理念纪念石碑(央广网发 湖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陈浩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州将始终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对标全省共同富裕先行和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打造实力、活力、品质、人文、美丽、幸福“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努力使湖州成为美丽中国的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湖州实践、湖州经验、湖州范例。

编辑:尚天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