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一张免税发票 “三代”梅农税务情

2019-06-07 13: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宁波67日消息(记者杜金明 通讯员陈超超 戴琳沙)“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在有着“中国杨梅之乡”之称的宁波余姚,虽然杨梅尚未成熟,但“梅老大”孙来达已经做好了迎接销售旺季的准备。截至目前,他的专业合作社已通过网上预售了近千箱的杨梅。在一个红果枝头俏的六月天,孙家“三代”梅农聚在杨梅岭上,与前来送政策的税务干部一起回忆起了这些年来梅农的开票变迁史。

  大订单带来“甜蜜的烦恼”

  杨梅季短如赏樱,孙家第一代梅农,爷爷孙立苗对杨梅树下烂果成片记忆犹新。“那时候杨梅销售渠道少、季节短,经常眼睁睁看着杨梅烂在山上。”他只能徒步挑着扁担翻山越岭走到街上去卖,卖不掉就只能以梅易物,“两斤杨梅可以换一斤米。”孙立苗回忆说。

  为了扩大客源,孙立苗就坐船到当初宁波最繁华的三江口叫卖。因余姚杨梅个大核小、汁多味甜,孙立苗慢慢在三江口打开了销路。一次,一个老板一口气订了100斤杨梅,孙立苗刚喜上眉梢却迎来了“甜蜜的烦恼”——对方要求开发票。这可难倒了孙立苗,那个年代梅农卖杨梅都是穿街走巷叫卖,大字未必识得几个,更别提开过发票了。

  为了接下这笔大生意,孙立苗找到了当时的丈亭财政税务所门征办公室要求代开发票,却发现原来开一张农产品免税发票并不简单,需要到村里开具自产自销证明、付款方出具购货证明,金额大的还必须要经过专管员实地核查。前前后后跑了好几趟,孙立苗终于在几天后开出了第一张发票。“那发票还是手工的呢,一笔一划都是税务干部手写上去的。”孙立苗对第一张发票印象尤为深刻。

  便民卡开启绿色通道

  孙家“梅二代”孙奎达也曾经历过天一亮就要挑四扁担杨梅走街叫卖的时光。但那时候,镇上已经有了梅农自己组织的杨梅市场,销路不再是大问题,但开票仍是孙奎达的“心事”。“咱梅农都是上午摘,下午卖,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但为了开发票,不得不腾出半天时间跑村里和国税局”孙奎达回忆说。

  但没想到,孙奎达的“心事”很快就解开了。为了满足广大梅农不断上升的开票需求,从2004年起,原余姚国税局创新推出了“免税农产品开票便民卡”,每年年初由税务干部提前开展实地核查,确定产量,为农户办理登记备案,发放“便民卡”。梅农只需凭身份证和“便民卡”,就可以走上开票“绿色通道”。同时,在杨梅旺季,税务干部还驻点当地杨梅市场,帮助梅农现场开票,免去孙奎达这代梅农来回奔波之苦。“杨梅刚卖出,我就可以拿着‘便民卡’在市场临时开票点不到5分钟就把票开好,不仅我们梅农省事了,顾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杨梅生意更好了!”孙奎达乐呵呵地说。

  无见面开票助力梅通天下

  “作为孙家‘梅三代’,除了传承种梅技术,我还想改变梅农‘单打独斗’的局面,领着大家一起致富!”秉承这样的初心,2009年,孙来达组建了余姚市“梅老大”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的梅农已经从初期的8户增加到了125户,杨梅树从“梅一代”孙立苗的几十棵发展为2000亩杨梅产业基地。“梅老大”品牌斩获了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宁波市十大名果(杨梅)金奖等荣誉,并得到了央视CCTV-7《聚焦三农》栏目的青睐。

  与此同时,随着杨梅保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孙来达抓住了“互联网+新经济”的时代机遇,将一批批“梅老大”冷鲜杨梅通过网络直销和与生鲜电商平台合作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实现旺季日均冷链销售达七八百箱。

   “梅老大”发展迅速,开票需求量也随之急剧增加,但孙来达却从未因开票伤过脑筋。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余姚市税务部门多次赴合作社开展建账核算培训和开票辅导,帮助我们提高利用电子税务局自主办税的能力,现在梅农在合作社就能实现“无见面”网上自助开票,一次都不用跑。“打证明、来回跑是老黄历了,鼠标一点、发票到手是我们现在梅农开票的新常态。”孙来达笑着说。

  虽然已是当地首屈一指的“梅老大”,但孙来达并不满足:“我88岁的爷爷现在每天都还要上山看杨梅生长情况,我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更要努力把余姚的杨梅品牌不断做大做强,要享誉全国,更要走出国门!”

编辑: 杜金明

一张免税发票 “三代”梅农税务情

“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红”。在有着“中国杨梅之乡”之称的宁波余姚,虽然杨梅尚未成熟,但“梅老大”孙来达已经做好了迎接销售旺季的准备。截至目前,他的专业合作社已通过网上预售了近千箱的杨梅。在一个红果枝头俏的六月天,孙家“三代”梅农聚在杨梅岭上,与前来送政策的税务干部一起回忆起了这些年来梅农的开票变迁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