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浙江省经济转型
景点联动 更多>>>
新新西湖十景之“北街梦寻”
新新西湖十景之“湖滨烟雨”
衣食住行 更多>>>
·城市拼车:该不该让陌生人上车?
·浙江停止审批向太湖排放含氮磷项目
·最近天气不会太热 豪雨压倒“秋老虎”
·互派"间谍":杭州饭店业上演"无间道"
·浙江迎来食品涨价潮 物价未现回落拐点
·杭州悄悄谋划“绿色交通体系”破拥堵
·浙担保业细嚼慢咽风险饭 典型模式风行
特别报道 更多>>>
·民生药业
·会稽山黄酒
·娃哈哈集团
·青春宝集团
·杭州天目山药业
·浙江华日实业投资公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
浙江省经济转型
江浙中小企业融资实情:贷款满足率不足30%
中广网    2008-08-06
    中广网杭州8月6日消息 宏观调控的“螺丝”越拧越紧,从紧货币政策就是一把最有力的“螺丝刀”,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又一次凸显在从紧货币政策之下。
  江苏和浙江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省份,两省中小企业创造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80%,高于全国平均20个百分点左右。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究竟如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会不会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真实刻画呢? 
“趴在玻璃上的蚂蚁”
  7月22日,在浙江义乌市的浙商银行义乌分行大厅,怀揣房产证、企业购销合同、信用证等贷款手续的私企老板王永涟,黯然走出银行信贷科。又一次空手而归,这是他跑的第三家银行了。“我现在成了趴在玻璃上的蚂蚁,一点出路都没有了。”王永涟无奈地告诉记者,听说浙商银行是银监会指定的三家小企业贷款试点行之一,他满怀希望进来,没想到手中有地产、房产等抵押物,也一样贷不出钱。
  义乌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发展潜力大,一直被当地各金融机构视为“香饽饽”,争相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然而,现在几乎很少有中小企业能贷到款。按照王永涟的说法,“现在找银行贷款变得不现实了。”从以往的“香饽饽”到现在的吃“闭门羹”,义乌中小企业正遭遇巨大的反差。
  “在2007年1至6月,我们行投向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占全行总量的80%以上,但今年同期,这个比例估计30%都没有。”据工行义乌支行一位人士介绍,去年该行一直把中小企业作为信贷扶持的重点,但在今年从紧的货币政策背景下,义乌各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同程度趋紧,部分中小企业和个人成为银行的压贷对象。
  浙江银监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局对265家小企业做过一次样本调查。今年一季度,小企业授信户数比年初减少11664户,下降3.3%;小企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50.06亿元,仅为去年全年增量的8.6%。
  同样地处长三角的江苏省,中小企业也遭遇资金寒流。今年一季度,工行、中行、建行的江苏省分行贷款投放分别为131亿元、103亿元和68亿元,仅相当于去年同期投放量的50%、50%和30%左右。“企业资金链呈紧张趋势,企业借贷成本上升,小企业贷款满足率下降。”江苏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自深圳银监局调任江苏银监局半年多来,一直忙于调研。他表示,从2003年开始,宏观调控像拧螺丝一样,不断在拧紧(实体经济)。 
  武进农商行是常州武进地区规模最大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均占当地金融市场份额的1/3,是当地最具竞争活力的现代商业银行。该行副行长许春培说,“以前我们能100%地满足中小企业客户的贷款需求,现在由于信贷规模太少,实话实说,只能满足50%了。我们这种专做小企业贷款的银行都这样了,你说大银行会咋样?”
  广东发展银行南京分行是江苏中小企业贷款做得最好的银行之一,但其信贷管理部一位负责人称,到该行申请融资的中小企业,估计真正符合条件并能够批下来的,也就接近1/3。
  记者在江苏选择12家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就融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2.5%的企业向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但总体通过率很低。其中通过率为零的占20.6%,通过率在25%以下的占18.88%,通过率为75.1%~99.99%的仅7.73%,每次都能顺利通过的占12.02%。
  记者同时对浙江台州、温州地区的16家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0.27%的中小企业认为容易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有47.47%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较难,有32.26%的中小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十分困难。很明显的是,有84.73%的中小企业贷款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资金缺口是个天文数字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向记者提供了两组数据,一是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平均负债率大约60%,其中流动负债48%,长期负债12%;第二组数据是,从300多家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来源调查看,有40%的企业需要从银行贷款,50%靠自筹,7.5%通过内部集资方式筹资,只有2.5%的企业依靠股票筹资。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分析,从第一组数据中能够看出中小企业的负债比例还不错,处于正常范围(70%以内为正常)。从第二组数据中则看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环境并不乐观,主要靠内源性融资,如内部集资、民间借贷等来解决问题。中小企业过分依赖内源性融资,也就是说,企业无论是日常周转资金,还是固定资产和大规模投资资金都主要依赖企业自身的积累。
  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江浙中小企业缺大量资金,但是究竟缺多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统计口径,也很难做出一个确切计算。
  江苏、浙江两省中小企业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国家200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江苏和浙江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江苏省有100万家中小企业,浙江省有200万家。但目前融资工具还远远不够。比如担保,目前江苏省有担保机构316家、注册资本119.6亿元,累计担保总额1440.6亿元;浙江省有担保机构306家,注册资本90.5亿元,累计担保总额1094亿元。这对于两省300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管部货币信贷处的一名管理人员表示,县级区域融资担保更是大问题,有的县只有一两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也就一两百万,如何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办公室主任蔡章生说,尽管现在没有办法证明浙江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和融资愿望多少,但他估计这是个天文数字。而记者做了个简单乘法,也就是以平均每家需融资100万计算,两省300万家中小企业的融资愿望就在30000亿元以上,并且实际肯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据建行义乌支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行个贷控制趋紧,必须是省行的VIP客户、AA级客户,其次还要求是省级签约重点客户,并且近几年信用纪录良好才可放贷。仅这些条款就把大量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而此前,个贷只要有抵押就行了。
  一边是日益稀薄的产品利润和日益紧张的资金压力,一边是高昂的融资成本,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被逼到了墙角,开始尝试高利贷。而忍受高达70%以上的年息盘剥,无异于饮鸩止渴。
中小企业渴盼银行伸出橄榄枝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肖太斌分析说,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高、抗周期能力差等问题,各家商业银行都相继推出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但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小企业融资问题,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产品仍然是少之又少。
  “城市商业银行堪称当前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银行,应开发出更适合中小企业‘短、频、快’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信贷保全方式,拓展票据承兑、贴现等中间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在保证资产安全的基础上,改革信贷流程,尽量简化操作程序,缩短贷款审批时间,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同时要加强贷前调查研究,掌握、预测企业现金流量和还款能力,摆脱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信赖。”肖太斌说。
  刚刚从浙江调研归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对记者说,尽管中小企业贷款公司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形式,它也有一个重大的缺陷,用投资者的资本金来做贷款,从商业的角度来说风险与收益是不匹配的,其数量和规模都不足以帮助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可以参考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模式,鼓励民间大量成立城市中小企业贷款公司。
  中小企业贷款公司也应该采取宽准入的方式。运营几年后可以允许好的公司接受批发贷款,甚至升级为中小企业银行,这样就可能吸引很多愿意从事金融行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中小企业贷款上来。
  袁钢明说,以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概率是万中选一,民间借贷基本上属于高利贷,操作很不规范且不受法律保护,因此90%以上的中小企业需要依赖银行解决融资问题,完善担保环节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在现有制度上对贷款担保模式进行更多的创新,适度放宽贷款担保、抵押条件,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品种和信贷服务方式。
  记者在浙江调研期间,一些企业迫切要求银行推出紧密结合中小企业现金流和物流的特色金融产品,该类产品主要是依托动产(仓单)质押、厂房贷款、商票保贴、保理融资等便利性产品,采用一揽子服务方案,涵盖中小企业产、购、销三大环节。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小锋说,政府可以推动建立诸如中小企业贷款促进会的融资平台,对创新能力强、产品有竞争力、市场前景好,以及符合节能减排和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中小企业,实施一定程度的税收减免和对贷款部分贴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政府可有选择地加速放行创业板IPO,探索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创新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银监局和工行、国开行纷纷向市场发出信号:下半年将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信贷天平有望向中小企业倾斜。备受资金煎熬的中小企业还迎来一个比较明朗的信号——经国家发改委同意,一个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金项目正在调研中。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编:张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