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人文科学无用?浙大教授:大家应清醒一下

2017-08-17 10:01:00来源:浙江在线

  每年夏天,文科总要被“黑”几次。

  当有大学新生咨询填报志愿时,不少“过来人”会真诚地给出建议:不要选文科,不赚钱。

  在人工智能崛起、互联网时代,文科专业往往处于“就业鄙视链”底端。有媒体称,所谓“读书无用”,某种程度上等于说“读文科无用”。

  最近,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在其微信公号发文称:“人文科学越来越边缘化的恶劣趋势,必然对整个社会的根本价值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希望校长和部长们洗一个冷水脸,清醒一下。”

  近日,记者专访吴飞教授,请他谈一谈“人文科学到底有什么用?”

  既然选择文科,就不是奔着钱去

  浙江在线:每年毕业季,都会出现大量文科生就业难的报道。日前,麦可思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排在前列的,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几乎清一色理工科专业。而历史学、音乐表演、美术学等常年都是就业率较低的。学文科,似乎真的不“实用”,不赚钱?

  吴飞:为什么要说“诗和远方”,人的追求是有多方面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理工科可以提供物质需求的快感和快乐,文学、艺术可以提高我们的精神和审美。

  只有物质没有精神,只是人的一个面向。不少好的学者、大家,哪怕学理工科的,依然有好的文学、艺术修养。

  用物欲来衡量,就很片面,既然选择文科,就不是奔着钱去。我本身没有期望我的工资、课题费用能够超过理工科的教授,我选择这个生活,我自己满意就行了。当然,也不能说理工科一定比文科更赚钱,而且幸福感因人而异。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文科生改变社会的力量会更大,比如鲁迅弃医从文,马云是学外语的……

  浙江在线:科技和人文,在很多人眼中是分离的,您怎么看?

  吴飞:学科之间肯定是互补存在的。

  像《三体》这样的作品在内容中把科学知识和人文思考反复地尝试性融合,又如《未来简史》、《西部世界》等,都引发了很多理工科学生的研究。

  应当重视文科“无用的价值”

  浙江在线:有人认为人文科学的很多争议,比如哲学的、文学上的,没有太大意义,简直是在浪费生命。

  吴飞:简单来说,人文科学是“解决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难道你没发现工科做的很多研究也是看着“毫无价值”吗?量子力学、超前理论,到现在为止也无法通过实验完全证明,但就是无用的吗?

  再比如哲学追问的问题之一,“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种类型的问题,不正是物理学、天文学最基础的东西吗?我们应当重视文科“无用的价值”,而不是从功利角度评估学科的价值,有些成果无法评估。

  传播学科需要采访包,但满足不了

  浙江在线:目前高校文理工科的现状、趋势如何?

  吴飞:总体来说肯定是招收理工科的人数多,文科总体比较少,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现在是发展时期,我们的确需要钢筋水泥,需要航空母舰,需要飞行器上天。需要足够多的工科人才。目前中国工科的水平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提出”中国智造”的概念。

  但很难讲文好理好。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几乎没有什么工科,但还是好学校。南京大学、浙大、复旦,哪所更好?也许你会觉得差不多。但浙大工科强些,复旦、南京的文科强些。

  当然,由工科主导的大学,对文科不够重视是普遍的现象。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提醒一下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关注一下文科的建设。文科建设不见得需要太多的钱。目前科研经费总量,文科比理工科少得太多。当然工科要买很贵的设备,文科也犯不着。但是就重视的程度,比如新闻传播学科,需要采访包,学校都不能满足。

  相比较,很多理工科买的设备,放在走廊上都蒙灰了,纯粹是浪费,学科建设里面就存在这种类型的不平衡。

  我们需要更好一点的电脑、更好的拍摄设备,比如我们需要一个虚拟的演播室,但是很难。说到底,就是因为文科是“没有实用价值的学科”,不能培养院士。

  学校的评估体系,就是你有几个院士,你有几个“杰出青年”,其他的,就只能排到后面考虑了。

  似乎不是院士,就没有资格当院长了

  浙江在线:那么您希望高校能作出什么改变?

  吴飞:无论科学和人文都有很多不足,需要大力推进。但希望这个支持是平衡的,不要有偏见,觉得文科是没用的。

  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只有一个文科领导人,其地位可见一斑。不止是浙大,其他大学也差不多。

  现在仿佛文科不评院士,就没有价值了。似乎不是院士,就没有资格当985高校的院长了。理工科有大量不同头衔的学者、院士、杰出青年、优青、“863”计划主持人、科学技术进步奖等等,文科除了“长江学者”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评的东西。

  一个工科20、30岁的年轻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就仿佛比文科的老教授重要。另外,并非所有理工科研究都有好处,瘦肉精,不就是工科教授想出来的吗?

  就我个人来说,恳切希望高校重视人文学科,除了氛围、经费,还要给这个学科足够的发展自由。原创性、思想贡献,未必是发表几篇论文来体现的。改良人才考核、晋升和评估、人才的引进、学生的培养体系,这才是一个科学态度。

  此外,不申请国家社科项目,就无法评职称,类似这些僵化的体制可以改一改了。

  如果未来依旧纯粹功利性地重理轻文,长此以往,这个社会将没有诗,也没有远方。

  中国的大学很有意思,比如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堂堂清华大学,都要引导学生去就业,都让学生脑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弦叫就业,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师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觉得是出问题了。

  ——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

  一个家里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其次是厨房。家里最没用的东西,数来数去可以说是墙上挂着的那幅齐白石画的虾。但是家里有客人来了,你会带他去参观厨房和厕所吗?我想,大家坐在客厅评头论足讨论得最起劲的,恐怕还是齐白石画的虾。人文学科“没用”,但却是人“发自内心的本能需求”,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中山大学教授 陈春声

  我们迎来了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整个人类的知识,只要轻轻一点鼠标,就立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然而,今天不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研究领域的推进,都越深越窄,看到的只是树而不是林。

  ——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访问教授 张首晟 (浙江在线记者 钟卉)

编辑: 谢梦洁
关键词: 文科;理工科;人文科学;浙江大学;吴飞

人文科学无用?浙大教授:大家应清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