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3月24日消息(记者 魏炜 见习记者 姜頔)一曲溪流一曲烟,碧波荡漾映蓝天。西溪,萦绕四周是绿水,抬头远眺是青山,山岭环绕,溪水蜿蜒,如同一道绿色屏障,守护着这一片湿地。三月春风和煦,到访杭州西溪湿地的游客络绎不绝,赏梅赏樱的游人很多,春天的“西溪花朝节”引得游客慕名而来。

作为国内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历史上与杭州西湖以及西泠印社并称“三西”。但在二十年前,西溪湿地可不是现在的模样,整片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西溪湿地风景(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据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西溪湿地实施综合保护工程之前,西溪湿地高密度养鱼,临河建猪舍,生猪规模一度达至23000头,外来务工人员达5万人次,整片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当时的西溪湿地水体基本都以劣V类地表水出现,已失去其宝贵的湿地价值。

杭州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船长周忠伟是西溪湿地原住民,在西溪湿地划船,一划就是17年。“我是当地人,对西溪水域非常熟悉,西溪水质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2002年那会儿,水质相当糟糕。河道两旁人们养猪养鱼,还有很多的务工人员,站在旁边闻到水的味道是发臭的。河水上都是漂浮物,远远看去是黑色的。”说完,周忠伟往身后的水面看了看,高兴地说“这些年环境整治下来,西溪的水都是碧绿碧绿的。”

西溪湿地端午龙舟比赛(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2003年9月,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西溪湿地迎来了巨大变革。近20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保护好西溪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为了西溪人的共识。保护是为了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如今的西溪,已经成为了一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向生态、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的方向迈进。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定下“六大原则”——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其中“生态优先”,被列为六大原则之首。2003年9月,经过反复论证,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正式启动,采取了外迁农居,恢复湿地生态、挖掘历史遗留等一系列举措。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在规划之初,首先就是生猪禁养以及农户拆迁工作,同时进行河道清淤,最大限度地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同时还运用现代生态技术进行水质净化等生态学办法,重现湿地之美。

西溪湿地风景(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来园区散散步,这里就是我的后花园!”杭州西溪湿地经营管理公司车船部总监蒋晨杰看着西溪湿地环境治理从无到有,感慨地说。“对我们老百姓来说,生态保护是我们作为居民居住的根本,生态环境不好了,所有一切都归为零。”蒋晨杰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我非常开心,每一天都可以接触到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可以互相交流。最重要的是,我可以和他们讲述我们这里环境的改变,讲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

在西溪湿地,有不少别具特色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项目被不断挖掘、保护,融入到旅游活动中。大到探梅节、花朝节等节日活动,小到非遗花篮、梅花泉酒、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等,既让非遗项目得到传承,让更多的观众和游客感受乡风民俗,又充实和丰富了旅游的内容,延伸了公园的旅游产品链,让西溪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也为西溪一带的百姓们创造了收益。

央广网记者采访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省级传承人洪立萍(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西溪小花篮,是西溪湿地一种别致的手工艺品。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省级传承人洪立萍向记者讲述了小花篮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洪立萍告诉记者,西溪周边的学校的孩子们都在学习编小花篮,我们结合环保理念,创作了竹编口罩、竹编健康码等产品,做老百姓喜欢的、符合当代审美的、款式别出心裁的西溪手工艺品。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和经营,西溪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郁郁葱葱的湿地风景,成为了吸引游客的宝贵财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琳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全社会、全方位地保护管理,我想西溪湿地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如今,芦白柿红、桑青水碧、鹭舞燕翔的西溪湿地,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景,充分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纵观西溪湿地的生态实践,西溪湿地经历保护、管理、研究等阶段,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双赢”的“西溪模式”,真正成为了杭州的“天堂绿肺”。

编辑:尚天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