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运营10年的全国首个“校企共同体”探讨如何深化“产教融合”

2018-04-23 16:16: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杭州4月23日消息(记者谢梦洁 通讯员周曦) 大国工匠,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如今,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既缺师资,又缺实战经验,校企合作成为了诸多高校的新出路。4月22日,“不忘初心 携手奋进”校企合作高峰论坛暨校企共同体之友嘉机电学院成立十周年活动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会上,杭职院与友嘉集团重新签署新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对全国首个“校企共同体”的“友嘉模式”今后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2008年,作为全国首个“校企共同体”的友嘉机电学院横空出世,这个“校企共同体”率先突破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不健全、校企合作主体关系指向不明、大型企业积极性不高等多种瓶颈问题。“友嘉模式”还在2011年入选《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成果案例汇编》,成为了全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典范。

  对此,杭职院校长贾文胜认为校企深度合作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合作的对象是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体现‘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的概念,学校跟这样的企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整个行业所需要的;二是利益实体,赋予二级学院相对独立的人财物资源,让它们成为既是学校的二级学院又是企业的二级部门,有效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问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办学红利,友嘉机电学院院长裘旭东总结道:“现在国家提倡的‘大国工匠的培养’其实涉及到各行各业。尤其是机电制造行业的人才培养在当下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机电行业的设备购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方面上,学校财力有限,而企业的出资就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一般我们学院的设备两年就会更替一次。”

  “目前我们整个学校的就业率每年基本上都在98%左右,然后我们统计过一年平均有70%的学生会从事机电行业的工作。在和友嘉集团开展合作后,我们学院的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了,主要体现在专业对口率以及起薪率两个方面上,而且没有企业的参与,我们根本不知道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内容来符合当下的职业需求实况”,裘旭东补充道。

  除此之外,裘旭东认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对其他的教育行业也同样具备借鉴意义:“这十年合作中,友嘉集团出资了500万元在我们学校建设了全国高校内的首家机床博物馆。博物馆建立后,一年的接待中、小学学生的人数基本都在2000人次以上,这对中、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起到了辐射作用,这也是我们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在反哺基础教育的体现。”

  会上,杭职院与友嘉集团重新签署新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对投入设备、师资力量以及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进一步深化。记者了解到,在校企双方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友嘉数控机床维修中心、精益制造中心和企业培训中心整体入驻校内,拥有企业投入、实时更新、与产业发展同步的设备1800万元,还为友嘉机电学院提供设备50台(套),价值3000多万元;20位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参与教学,共建叉车研究所、数控加工维修4S店。

  那么校企合作又存在哪些问题呢?裘旭东坦言:“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项目都有时间上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还不具备这些‘实战’经验的话,他们上手的时间会比较长,这样就会拖慢企业生产的进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距离的困扰。我们学院以前也跟嘉兴、绍兴等地区的企业合作过,但这些企业距离学校有点远,这给我们‘共同育才’造成了一些困扰。”

  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裘旭东说学校已经作出了一些尝试。据裘旭东介绍,目前杭职已经跟西子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0号车间,这个车间不生产真实的零件,达到零损耗的目标。由企业中最有经验的师傅带领学生,去深度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整个培训过程短期15天,长期要两、三周,这也是杭职院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新创举。

  “我们现在跟企业合作,本着‘立足下沙、辐射周边’的总体要求,选取的企业一般不超过10公里范围。因为我们之前也注意到一件事,一些学生毕业后留在合作企业的留用率不是很高,我想这可能是企业距离太远的缘故”,裘旭东说。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就杭州而言,产学对接工作已经成为企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英在会上表示,“在这方面,友嘉集团和杭职院作为杭州市产学对接工作的‘领跑者’,希望双方能进一步紧密对接、协同配合,实现学校育人和企业发展的共赢,为杭州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产学对接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宝贵经验,争取成为全国校企合作的新典范。”

编辑: 张国亮

全国首个“校企共同体”探讨深化“产教融合”

大国工匠,离不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