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建立乡村振兴标准化体系为美丽经济提质增效。
  “一米菜园”起源于荒地中开垦的菜园,后来村民纷纷效仿,但是乡镇内部传统菜园风貌不雅,群众种菜水平不高,菜园设计能力空白,缺乏技术人才等问题严重的制约了“一米菜园”高质量推进。
  同时,该领域一直没有标准、规范供参考。
  针对上述问题,柯城区立足本地实际,依托沟溪乡等地区在“一米菜园”创建中形成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制定出台了《一米菜园建设规范》标准。
  规范了“一米菜园”从建设总则、建设模式到长效管理全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内容,对建设中涉及的菜园设计、区域规划、品种选择、栽培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等均明确了参考标准。
  从美丽菜园到魅力财源,余东村的“一米菜园”形成的标准化产业链,建立稳定的产销供需链 ,打造出一米菜园品牌效益。 将菜园效益带动产业增收,带动农民家门口的就业、带动人气集聚,带动规模化农业发展,加速实现乡村振兴。
  柯城区的“一米菜园”如雨后春笋加速度复制 ,为乡村大花园建设走向精致化新阶段开辟了新境界,也为衢州“一米菜园”建设经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打开了新通道。
  余东村农民画自20世纪60年代的送文化下乡起,发展至今几十年光景。白天扛锄头,晚上拿笔头,没有画板就用门板。一代代余东农民画家以画笔再现了余东的生活,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特色。
  但在过去农民画的创作较为零散,也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阻碍了农民画的长效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柯城区建立了《余东农民画制作与管理规范》,成立了农民画协会,举办培训班,形成农民画艺术产业链,大师入驻,参加全国大赛,建立乡村美术馆,帮助余东农民画走出衢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如今的余东村,从事绘画的有300多人,先后开发出了装饰画、丝巾、雨伞等60多种衍生产品,为余东村带来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收益 。一支画笔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近年来,柯城区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省委、省政府和衢州市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还建立了《村播服务和管理规范》、《村级政银合作“最多跑一次”服务规范》等一系列地方规范,建立乡村振兴标准体系。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柯城区将继续做深做实做细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柯城经验,走向全省乡村,走向全国乡村,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通讯员 金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