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海宁331日消息(记者魏炜 王海鹏 通讯员周浩 陈俊华)为贯彻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和“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推进尖山新区绿色低碳循环能源新体系示范建设,今天上午,浙江海宁市尖山新区管委会与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海宁尖山“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和“绿色低碳工业园建设示范区”。   

  此次挂牌成立的示范区,是继2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我国建立的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也是浙江省内响应“双碳”号召设立的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

  据悉,源网荷储一体化可通过能源就近集约梯级利用、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互补运行等方式,实现多种能源协同优化和系统效率提升。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指导意见,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发展。2020年下半年,国家能源局在答复人大代表有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建议时明确表示,将研究制定关于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公平、无歧视引入电源侧、负荷侧、独立电储能等市场主体,在能源资源富集区、产业园区等地区,因地制宜建设 “源网储+大数据中心等新产业”等能源一体化综合利用工程,推动电、热、冷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

  作为全国首个响应“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县市,海宁市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立健全一体化协调控制模式,提升能源数字化建设水平,加快形成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的新格局。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副总工程师范云其说:“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光伏发电的百分百消纳,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质量,实现分布式能源、新能源的高效利用。”

  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尖山新区具有先发优势。据尖山新区党委副书记、镇长夏孙祥介绍,尖山新区是全国发布式光伏等新能源起步最早、发展最快,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电源侧,去年7月,浙江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浙江联鑫板材科技有限公司1197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尖山并网。在电网侧,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首域示范项目亦落户尖山,该项目包含18个应用场景和12个专项项目。在负荷侧,尖山新区347家企业签约需求侧响应,实现企业与电网间的高效互动;8家企业实现2.17兆瓦的多系统协同秒级可中断负荷控制。在储能侧,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10%配置储能的要求正全面落地。“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成立后,尖山新区将持续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广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等多能互补高能效模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作为海宁尖山的龙头企业,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早在2016年,就利用闲置屋顶安装了容量5.9兆瓦的光伏发电装置,通过光伏发电为企业节约成本,减少碳排放。“每年发电量在500万度左右,节约用电成本500万。”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动力总监檀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而这样的工业企业在尖山新区有不少。“截止2020年底,尖山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314.4兆瓦,其中光伏229.4兆瓦,人均光伏容量9.7千瓦,超过浙江省人均水平40倍。”夏孙祥告诉记者。

  而新能源发电量,去年全年本地发电量达5亿多千瓦时,占地区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超过30%。按照每月用电200度计算,足够20多万户家庭使用一年,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居民年用电量,而且都是清洁能源,折合年节约煤炭20多万吨,对环境少排放二氧化碳近50万吨。

  “下一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将在政府的主导下,发挥电力优势,通过多元融合高弹性的电网建设,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数字化转型三条路径,探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政府经济高质量发展。”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执行董事张海春说。